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疗法 > 信息
编号:10569232
21世纪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方向
http://www.100md.com
     总结我国在20世纪下半叶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中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一大贡献,给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深刻启示。

    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史简介

    3个历史发展时期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中西医汇通思想产生时期。16世纪中叶始有西方医药传入中国,至17世纪中叶中医界产生中西医汇通思想。代表人物及著作有明代方以智(1611~1671年)著《物理小识》(1653年)、《医学会通》等。为提出中西医“汇通”思想第一人。其他如汪昂(1615~1695年)《本草备要》,王宏翰(约卒子1700年)《医学原始》等,王学权(1728~1810年)《重庆堂随笔》等,均吸收了当时传人的西医知识。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中西医汇通派形成时期。鸦片战争后,“欧风东进”。医学界面对西方医学大量的传入中国,产生了“全面西化”、“废止中医”、“保护国粹”、“中体西用”及“中西医汇通”等不同主张。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人物及著作有唐容川(1862~1918年)《中西医汇通医书五种》、朱沛文(约生于19世纪中叶)(华泽脏象约篡)、张锡纯(1860~ 1933年)《医学衷中参西录》、恽铁樵( 1878~1935年)《群经见智录)等。洋务派李鸿章(1823~1901年)在《万国药方》序中也讲“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选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光绪皇帝谕旨(1898年)也称“医学一门关系至重,极应另立医学堂,考求中西医理,以期医学精进。”
, http://www.100md.com
    20世纪中叶至今中西医结合研究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在国家和政府统一领导下,首倡西医学习中医,开展有方针政策保障、有组织、有计划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中西医结合研究三阶段 1955年卫生部举办全国首届西医高职学习中医理班;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对组织“西学中”做出重要批示,首次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于是全国各地相继举办“西学中”班,培养出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人才。

    60至70年代:临床与实验研究开创阶段(1)西学中人员开创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如外科急腹症、骨科、内科(呼吸、心血管、溶化、血液、肿瘤、内分泌、神经等系统)、妇产科、儿科、眼科、皮肤科、精神科等,均开展病一证相关性,辩证规律、辩证标准及辩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证一效关系等研究;(2)针刺麻醉临床研究;(3)中药方剂临床应用研究;(4)中药现代药理及化学研究;(5)新方药研究;(6)舌象与舌诊研究;(7)脉象与脉诊仪研究;(8)实验研究。如上海邝安教授等1963年用大剂量激素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种阳虚动物模型,开辟了中医药现代动物实验研究方法;与此同时上海沈自尹教授等开展了中医“肾”本质的现代研究; 1964年广州侯灿教授报告了中医“八纲”辩证的病理生理探讨等。揭开了对中医“证”本质现代研究序幕;(9)1978年开创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教育。
, 百拇医药
    80年代:临床与基础研究深化发展阶段(1)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方法,系统开展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研究;(2)病证结合诊断及宏观辩证与微观辩证相结合研究更加规范深入;(3)中药新药开发及剂型改革创新研究取得重大进展;(4)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新概念,如 “生理性肾虚”、“病理性肾应”、“潜隐证”、“微观辩证”、“急性虚证”、“急瘀证”、“高原血瘀证”、“血瘀证临界状态”、“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瘀滞期阑尾炎”、“蕴热潮阑尾炎”、“毒热期阑尾炎”、“菌毒并治”、“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等;(5)1981年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同时创办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及学术发展;(6)1981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立硕士与博士研究生中西医结合学科;(7)1982年开始中西医结合医院及研究所等机构陆续创办。

    90年代: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发展阶段(1)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列出“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学科中,批准了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点(天津医大)及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点(上海医大);(2)“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定义的明确(中西医结合医学定义为: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产生的新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家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3)中西医结合各学科专著陆续出版;(4)中西医结合专业及系在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创办;(5)已编写出版(五年制用)或正在编写出版(六年制用)中西医结合教材;(6)中西医结合专家学者选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国诞生。她的诞生经历了350多年的探索与研究。
, 百拇医药
    20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成就

    中西医结合架起三座桥梁 架起了中西医互相学习、互 相沟通之桥梁,促进了中西医学术交流、渗透、结合;架起了中医药学通向现代实验研究之桥梁,促进中医药走上现代实验研究新阶段及现代化发展;架起了中医药通向(西方)世界之桥梁,促进了中医药走向世界。

    中西医结合展现明显优势 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结合” 诊断,丰富发展了临床诊断学,提高了对疾病、机体状态(包括亚临床、亚健康状态等)整体认识。使临床诊断更趋全面、深刻,避免漏诊、误诊,并有利于指导临床中西医药结合治疗:各学科大量临床资料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辨病论治与辩证论治相结合)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优于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疗效;中西医结合取得众多国际领先项目,如急腹症、骨折、针麻及针刺镇痛原理,多脏器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研制、砷制剂治疗白血病等,展现出中西医结合研究远大前景;中西医结合研究可创造新的医学理论、新概念、新方法、研制开发新药物等。
, 百拇医药
    中医首创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同一门类的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交叉学科,是中国首先提出和首先创立。我国政府及学术界应珍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立,发挥我国医学家及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努力构建和完善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

    中国独创中西医结合医疗、计研机构 经各级政府批准 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67余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5家,并列入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成为我国法定的新型医疗机构;我国首创中西医结合科研院所,目前已达30余所,其中设立在高等院校8家,省立2家,直辖市立5家。1998年天津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产生深远国际影响 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世界各国传统医药的发展及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研究,带来新的示范和启迪。WHO早在1977年关于《促进和发展传统医学的决议》即指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结合医学”、“综合医学”、“第三医学”等,已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普适性新概念。
, http://www.100md.com
    21世纪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方向

    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将沿着1996年《党中央、国, 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的“促进中西医结合” 方向和目标不断向纵深发展。在中国已形成中西医结合(台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下同)认识,必然深化发展。实践将进一步证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必然性、优越性、规律性和创新性,展示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必将 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学家、医学家、药学家,乃至医药企业等投入到中西医结合研究,使中西医结合研究朝着多学科、多层次、高层次、综合性方向发展,从而吸纳多学科知识成分,提炼出新的医学认识,形成新的医学范畴,产生新的医学成果和医学技术,编织新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框架网,构建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促进中西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融汇贯通。紧紧围绕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防治研究,以及新药物和新技术研究开发等。仍是21 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主要方向。中西医药结合必将成为“综合防治”人类疾病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结合医学(包括临床与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将逐步完善,形成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保证我国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居国际领先地位;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将迅速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容,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医学发展的需求,如中国的“全科医生”必将是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生。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将迅速发展,愈加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医疗、预防、康复、保健、护理、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方法及研究成果,将在各种类型医疗机构得到更加普遍的推广应用。中西医结合医学更加普及,进一步形成“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的社会共识。
, http://www.100md.com
    建国50年来,我国政府制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卫生工 作方针都提出“中西医结合”,如1950年提出“团结中西医” (第一次全国卫生大会);1978年提出“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中共《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批语);1985年提出“要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中央书记处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1988年提出“卫生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方针”(七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1996年提出“促进中西医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表明“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促进中西医结合”一贯成为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之一,是我国塑个卫生工作的一种行动准则, 更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的一种行动准则。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以及其他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21世纪必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 百拇医药